茶,一种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品尝过的传统“饮料”。
茶文化,究竟起源于何时,现在也没有人能说的清楚。
茶,有很多种饮法。
小时候,我们是把茶叶泡在一个杯子里,要喝的时候就去喝,喝光了在加水继续泡。这样的喝法像极了红楼梦里妙玉说的牛饮。
长大后来到岭南,才知道原来茶还有另一种喝法,功夫茶。
现泡现饮,
每人小小一杯,
既文雅又有风情。
功夫茶盛行于福建大部分地区与广东潮汕一带。
(饮工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,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,这种茶杯口径只有银元大小,如同小酒杯。小陶壶(罐)里装入乌龙茶和水,放在小炭炉或小酒精炉上煮。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3个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(当地俗称为“关公巡城”)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,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尝。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,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。因此工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,饮茶也需要费工夫。)
清远,不仅仅只有漂流、清远鸡、田鸡粥,还有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茶文化。
广东潮州的凤凰单枞,由于产量稀少,很多当地的农民都留下来自己喝不外卖,所以一叶难求。凤凰单枞所在凤凰山是一座茶山。
在粤北的山区也有一座茶山,黄坌镇东岳山。
每天清晨,浩如烟海的云雾笼罩着东岳山,在朝阳的照射下在薄幕中醒来。秀美的东岳山,空气中都充满了淡淡的茶香。
云雾环绕在茶山之巅,空气中飘荡着茶叶的香气使人神往!茶园美景,还原真实版的绿野林踪。
茶好,因为山好水好空气好
茶好,因为山好水好空气好。在黄坌镇的西北处,有一座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,当地把这座高山称为东岳山。在东岳山的绝顶上,有一座宏伟的宫殿建筑。这座宏伟的宫殿,原来是石墙铁瓦,规模宏大,有前、中、后三大殿。但是由于时间久远,无人修缮,建筑只剩下了巨大花岗石砌成的高大石墙。房屋顶上也已是片瓦无存,只有从淹没没在荒草中的蟠龙石雕和石刻梁柱,还可以让人想象出这座山巅上的宫殿,当年的富丽堂皇和气势不凡。在宫殿的门楣上,还镶嵌着一块刻着“东岳行宫”四个正楷大字的石匾。正是这块“东岳行宫”的匾额给了人们无尽的猜测和遐想。
相传,这个以前叫做“皇坟”,后来才改为黄坌。附近的村落许多王姓的村民,他们自认为是王族的后裔。曾经,明朝建文帝派臣子在黄坌的山上种下了许多茶树,用以冲泡饮用和沐足。距今已几百年,现在,在山上还能找到古茶树的身影。
当年随朱允炆逃亡到现在的粤北阳山黄坌。因为水土不服,卧床不起,臣子们想尽办法找解决办法,有一天,一臣子在当地山脚下带回来了一些茶叶,给皇帝喝和沐浴,没两天,就好了。之后每天都喝着当地的这种茶。 这个故事延绵至今,所以在黄坌的大山里面还能找到几百年前的古茶树,这就是黄坌古树皇茶的传说。
如果说,江南的春天是杏花烟雨,那么黄坌镇的春天则是茶香四溢。
黄坌镇这些小清新茶园,一片浓郁绿意,茶香四溢,春风沐浴中以茶会友,体验采茶乐趣,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精髓。阳山新自然茶园,就在群山环绕,一片绿意盅然的茶园中,当微风徐徐,徜徉在如此幽静景致,坐看远山葱郁,雨雾袅绕。
交通:广清接清连高速,阳山出口下S260省道转G323国道,全程约3.5小时。
住宿:阳山宾馆是当地唯一挂牌四星级酒店。
美食:各种有机山野菜、清远鸡、牛杂等。作为吃货的我认为最好吃的是田鸡粥。黄坌饲养的甲鱼品种是九十年代初引进的正中中华鳖品种,利用无污染的天然温泉水饲养,科学管理,完全符合卫生标准。所产甲鱼营养丰富,具有滋阴补肾、强身健体等功效。
评论